健康抗疫“靠谱人”
作者 : 吴宝
单位 : 千牛公司
上稿时间 : 2022-11-27
体裁 :
关注 :
有这样一群人,她们义无反顾投身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;她们坚守阵地、无惧风险,做抗疫最勇敢的战士。她们是千千万万抗疫队伍中的一员,她们是参与抗疫的“志愿红”,千牛公司党员刘春梅就是其中一员,她参与了核酸采样、高风险点值守、信息录入、上岗培训示范、健康咨询等工作。
看到她,我们就放心
市委组织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参加抗疫工作,刘春梅义无反顾,11月11日就在社区报了名。但是报名之后却迟迟未等到上岗通知,她坐不住了,多次主动联系奔月路社区张萍主任。就在11月15日下午,社区通知第二天上岗。
计划没有变化快。11月16日一早,她收到北碚区疫情防控办发来的短信,与确诊人员有时空交集,有感染风险,健康码也变成了黄色。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说明了情况,向单位部门、分管领导、疫情防控办报备,然后到定点医院做核酸检测。
“等待健康码变色是最难熬的。”刘春梅在家看着志愿者群里看着大家忙着,心里很不是滋味,11月17日下午五点过,健康码终于变绿了,她非常开心,立马拨通社区电话,“我是社区老志愿者,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参加过做核酸志愿者,现在我是绿码了,可以来当志愿者了吗?”
“你是刘春梅老师吗?你是主管护师,原来当过护士,一直也在当志愿者,我记得你,现在我们急缺核酸采样人员,明天你就来上门去做核酸采样,我们这里是高风险地区哟。”奔月路社区工作人员孙晓婷听出了她的声音。
11月18日,刘春梅一早到了社区,进行简短培训后,就全副武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有一种高风险叫“一根棉签接触。”刘春梅深知核酸采样工作的风险。
“婆婆,嘴巴张开一点。”当她采样到4楼的时候,住户赵婆婆一下就认出她来,说道,“春梅,你在采样呀,这个妹儿手脚轻,技术好,原来她在千牛公司卫生院当护士的时候最热心了。”赵婆婆向同行志愿者说道。
当天下午,在月华村一栋楼采样的时候,公司退休职工张老师看到她来做核酸采样,连忙对老伴说道:“我退休的时候多亏了春梅,医保卡丟了很着急,儿女不在身边,当时到社保所跑上跑下的全靠她,这个妹儿心好。”
当到离退休干部曹振跃家中时,她叮嘱两位老人要做好个人防护,无聊的时候多和晚辈聊聊天,视频一下。
“春梅,看到你我就放心多了。”“春梅,现在有些小护士的手脚比你重多了。”“春梅,等疫情过去了来我屋头耍哟。”因为千牛公司所处位置就在奔月路社区,所以很多熟人认出了她,刘春梅是一名老职工,“三供一业”移交时候,她从职工医院转业到人力资源部做社保工作,后因工作需要调到党群工作部。
和她聊聊,我们就舒心
“春梅,我记得你发过朋友圈,你是不是‘健康管理师’?”席老师11月21日一早发来微信。
“是的,今年3月份拿的证,怎么了。”刘春梅回应到。
“我好焦虑,昨天我们这栋楼确诊了两例阳性,是8楼的,他们坐电梯没有戴口罩,在8楼下了之后电梯到的我们楼层,我和家人带着儿子坐了电梯,当时儿子小不愿意戴口罩,我好担心娃儿哟。”
刘春梅得知情况后,立马给她打电话,进行了心理疏导,让她如何进行消毒,如何注意饮食,多注意观察一家人是否有不良症状,核酸检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?近一个小时的沟通,席老师才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“健康管理师作为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,能够在疫情中为大家进行科学的用药指导、心理疏导、膳食营养搭配、生活方式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,现在我们社区急需这样的人才。”11月22日,刘春梅看到某社区志愿者群招募健康管理人员后,立马报了名。
“刘老师,我居家办公才10天,长了快8斤了,是不是营养过剩哟。”陈女士问到。
“居家要努力做到食物多样,合理分配能量,营养均衡。如果暂时出现食材紧缺,就得根据家里仅有的资源自行搭配一下,蛋白质的补充如果肉类缺少,可以补充植物蛋白,蛋白质补充充足了,免疫力就上来了,其次是果蔬类,在家可以吃简单的素食,蒸拌煮这些少油,对身体也好,让身体减负这个时候也是个机会。”陈女士看了她的回复,比了一连串的心。
“刘老师,我脾胃功能不好,又有基础病,在家感觉啥都不好,吃不下睡不着的,怎么办。”叶大妈问到。
“注意您的脾胃功能的维护,能吃饭抵抗力都会逐渐增强,可以备藿香正气水,如有乏力,腹胀,腹泻可早期服用。吃好饭,均衡营养,多休息,特殊时期要少去医院交叉感染,在家躺着总比躺ICU病房强。”叶大妈看到她的回复说,和刘老师聊完感觉心里舒畅多了。
面对接二连三的比心、点赞、感谢,刘春梅表示:“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师,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百姓分忧,积极响应防疫政策,身体力行,能为人民群众做点事证明我有价值。”
她回到家,我们才安心
11月23日晚,当完志愿者回家接近8点,当刘春梅推开门的时候,屋里的灯开着,桌上还放着一张纸条,那是正在读高一的女儿给她写的信。
信中写到“妈妈,我很支持你当志愿者,在疫情严重的时候,你不仅要冒着感染的风险,而且每天不辞辛劳的忙,忙得都顾不上我这个上网课的女儿。可是,我能够理解你,你是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不被感染,你的工作虽平凡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伟大的。”刘春梅看完信,转头看向垃圾桶,里面方便面盒都堆满了,鼻头不禁一酸,自身消毒后转向厨房,做了一份女儿最爱吃的牛排。
吃完饭,母女俩坐在沙发上和在四川项目上的爱人进行视频通话。
“女儿,妈妈回来了,这下你主心骨回来了不得给我打电话了吧。”
“妈妈回来了我就安心了,爸爸你那边疫情还好噻,天气冷了要多穿点哟。”
“女儿就是爸爸的小棉袄,你在家上网课要认真听课,争取成绩再上一层楼。我和妈妈聊一会儿,你先去看会书。”
“小刘,今天丈母娘说给你发视频你没有接,等会要回她一个哟。”
“哦,我还没跟我妈说,我觉得跟老人说的话,他们可能不会支持我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还去当志愿者,你和佳怡也不要和我妈说哟,免得她担心。”
“好的,小刘,你当志愿者也要注意防护哟,我们都是党员,我完全支持你,但你要量力而行,你和佳怡在家都好好的,我在项目上才能够安心工作,你在家防疫情,我在项目上保生产。”
挂了爱人的视频,刘春梅就和妈妈视频连线聊起了家常。